今年7月起,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展开。福建各高校学子怀揣知识与梦想,以实践为笔,以奋斗为墨,让青春在实践中熠熠发光。
“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
创新思政建设
在长汀红九军团松毛岭战斗指挥部的旧址观寿公祠前,一堂别开生面的情景模拟思政课——庄重严肃的红军长征誓师仪式正在进行。“我仿佛穿越回90年前,看到了英雄们慷慨激昂出征的场景。”在为每位“士兵”点燃火把时,扮演首长的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管理学系“管理星火”实践队队员黄建权表示,“这种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精神激励着我传承红色基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奋斗。”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带领“星火逐日”社会实践队赴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朱熹园和兴贤书院等地,开展以“追寻领袖足迹,感悟思想伟力”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福建江夏学院法学院“法行田野,‘尤’你‘尤’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携手清华大学法学院、福州大学法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阳光学院法学院的师生,走进三明市沙县区拍摄“青马学员说”视频,记录和展示沙县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断擦亮“沙县小吃第一村”的金字招牌的做法。
武夷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社会实践队前往政和县开展“把‘大思政课’搬进朱子故里”主题社会实践,以朱子文化为魂,以历史田野和时代现场为“第二课堂”,打造青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基地。
闽南科技学院“追梦者”暑期社会实践队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前往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开展“行走‘环带’ 发现‘环带’之美”专项行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把“大思政课”搬进朱子故里,沉浸式研学朱子理学魅力和世遗风光之美。
感受中美情 延续鼓岭缘
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研习社成员参加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非遗展演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向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致贺信精神,6月24日至28日,福建农林大学研习社“以青春之力,传承鼓岭情缘”循迹溯源社会实践队参加“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并开展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实践队成员参与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非遗展演暨青年集市开展仪式,中美两国青年共同创作以“鼓岭的天空”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参与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系列活动中的篮球赛、乒乓球赛和“棒球第一课”等活动,以球为媒,畅叙友谊;参加两场中美青年圆桌论坛,围绕青年创新与创业、人工智能、志愿服务等主题展开交流。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绿“艺”盎然实践队于7月6日至7月7日前往鼓岭开展“追寻鼓岭故事,守护绿水青山”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参观当地的农田、果园、养殖场等,感受守护绿水青山与特色发展的双向践行;走进鼓岭邮局、万国公益社、鼓岭历史展示馆等地,感受中美人民之间的情缘。
来自美国17个州34所中学的50名华裔青少年及领队相聚华侨大学,开启2024年“寻根八闽”之旅。华裔青少年们行走于鼓岭间,参观鼓岭万国公益社、鼓岭历史文化展示馆,重温鼓岭故事;参加“八闽情深·友谊永存”中美学生文化交流活动等,在寻根之旅中厚植友好情谊,共话未来成长。
向海强国 青春有我
莆田学院“青梦海扬”乡村振兴实践队在南日岛上“海上思政课”
第一次见到手掌大的鲍鱼,莆田学院“青梦海扬”乡村振兴实践团的大学生们都非常惊喜。7月8日,他们走进南日岛参观鲍鱼养殖基地,近距离了解鲍鱼的养殖历程。养殖场负责人介绍说,依靠科技创新,南日岛的鲍鱼养殖业得以持续发展,渔民们纷纷走上致富之路。如今,南日鲍已成为秀屿区乃至莆田市的水产支柱产业。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闵志勇还现场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特殊的“海上思政课”。
福州大学梅努斯国际工程学院“船政传薪”实践队队员参观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并来到福建船政文化交流协会与船政49级航机专业毕业生张华谷老先生交流船政精神,实地参访了福建省马尾造船有限公司、船政历史人文故居、马江海战纪念馆、闽安古镇等船政历史遗址,观看折叠渐进式多维体验剧《最忆船政》,进一步理解了“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的船政精神。
福建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M巍鄙缁崾导犹椒昧巳黄呦镏械母4┪锕,通过对舟船溯源、福船综述、福船贡献、实船风采及模型展厅五大展区的学习,深刻感受到了古代航海技术的精湛与辉煌。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海漾希望”实践队联合浦城县总工会等单位开展实践活动,聚焦海洋知识传播,通过动手制作船模、VR驾船体验、海洋知识竞赛互动、蒲扇书法教学等活动,带领当地30名社区儿童感受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
挖掘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元素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沉‘靛’千年,青黛见福”唤醒计划实践团队来到仙游,对百余位从事传统青黛种植的农户进行实地采访调研,了解传统的古法青黛制作技艺并形成相关的图片资料200余张、文字记录2万余字。随后,团队参考数字敦煌的创新模式,将与仙游青黛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转化为数字化资源,经过长时间的AI模型训练,成功生成了一组12张的仙游青黛传统劳动场景复原图,再现了传统青黛产业从种植、收割、加工、印染的劳动过程,为青黛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作出了创新性示范。
集美大学“闽山秀水”实践队深入永春县五里古镇,在五里古街小巷的翁公祠武术馆,与永春白鹤拳市级非遗传承人就永春白鹤拳的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在平潭综合实验区金井片区青观顶村,福建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工青志规划”社会实践队、2023级研究生党支部、智慧海洋科学技术学院“以工兴海”社会实践队成员以“斗拱”“鲁班桥”“竹编”“砖砌”为主题,通过模型展示和互动讲解,向村民们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魅力。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茶学院实践队来到宁德溪尾镇坎下村,参加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乌饭文化讲座,并参观宁德晨明食品有限公司,了解乌饭叶食品加工过程。
厦门华厦学院“以漆为笔,以水为墨”社会实践队到厦门市海沧区嵩屿街道海晟社区先锋服务中心开展“扇动千年风雅,漆绘中华古韵”漆扇技艺学习制作活动,带领社区小朋友切身感受中国传统非遗艺术——漆扇。
两岸融合 青年建功
闽江学院学子参加“福州—马祖同城化”调研活动启动仪式
“希望挖掘出更多促进‘福马同城生活圈’建设的宝贵经验和建设性意见,结识更多台湾朋友,一起推动两岸融合发展。”7月9日,参加在福州连江举行的闽江学院海峡学院闽台融合研习社调研活动启动仪式后,闽台融合研习社学生代表林宏泽对调研活动充满期待。该活动以“青春建功·融合有我”为主题,聚焦“福州—马祖同城化”。7月4日至25日,闽江学院海峡学院闽台融合研习社走进福州三坊七巷、连江、马尾、平潭综合实验区等“福马融合”的前沿阵地,实地探访黄巷、福马产业合作园、福州港黄岐客运站、古石村、海峡青年交流营地、平潭台湾创业园等地。
调研过程中,研习社计划通过拍摄一组融媒体作品,讲好福州先试先行建设“福马同城生活圈”的生动故事;深交一群台湾朋友,凝聚两岸青年血脉相亲、文脉相承的深刻共识;提出一条发展建议,为推动福马同城化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探究总结福马同城化建设中的典型经验;进行一系列成果分享,增进情感交流。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墨韵统情,青春协力”海峡两岸文化考察团走进福州市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开展“三下乡”实地调研活动,发挥家书这一特殊文化载体优势,弘扬两岸家书交流文化,致力提高两岸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南岛语族,同源寻根”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漳平市奇和洞遗址、明溪县南山遗址、东山县东门屿岩画群等地考察实践,探索南岛语族的中华源起,建构闽台共同历史文化叙事。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福籽同心爱中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团前往龙岩、南平、泉州等地少数民族聚居乡村、晋江两岸融合发展示范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绘制融合海峡两岸元素的形象IP、设计《围缘·当归》手工立体绘本并配电子有声书,讲述围头与台湾“冤家变亲家”的故事。
来源:福建青年
https://mp.weixin.qq.com/s/1-bGzzaTHFGhIDKPB2G56A